新闻中心
 公司动态
 媒体聚焦
媒体聚焦
 

茶人茶事丨沈吾娟:躬耕不辍,传承三清茶炒制技艺


  来源:韵味萧山公众号 2022.9.19
 
     茶叶,是大自然的馈赠。每一片茶叶,吸收了天地之灵气,浸润过绿水青山之精华,凝结着茶农的智慧和汗水。茶圣陆羽在《茶经》中这样阐述:“茶之为用,味至寒,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。”陆羽倡导的“精行俭德”的茶德思想和茶人精神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茶人砥砺前行、自强不息。
 
     一个好的茶人,标配是“匠心”。合格的茶者,必须是务实的实践家,用心总结传承,敢于创新创造。片片树叶、滴滴茶汤,在历经万千中,他们行动着、体验着、感悟着,留下一幅幅与茶相遇、相知,乃至眷恋的图像和场景。
  
     萧山茶人沈吾娟,是杭州三清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,也是三清茶炒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。50多年的茶缘,茶叶的芬芳,早已融入她的血液。种茶、育茶、制茶,是她一生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。
 
      今年9月,三清茶炒制技艺入选第七批杭州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。图为代表性传承人沈吾娟在手工炒制三清茶。
     
 
     从小结缘:在茶园成长为“茶二代”
      
     沈吾娟的父母亲都是茶场的职工。作为一个生在茶园、长在茶园的戴村云石山里人,沈吾娟从小就与茶结缘。只要一放学,小小年纪的她除了喜欢跟着父母上山采茶,还喜欢看着师傅们制茶。瞧着绿叶在师傅们手中飞舞、飘香,她常常若有所思。
     高中毕业后,沈吾娟选择了在茶场当临时工。炒青茶、做红茶,她样样都争着学。八十年代,旗枪茶当红,林场请来师傅传授技艺。作为临时工的沈吾娟跟在正式工的身后暗暗“偷拳头”,看到哪个师傅炒得好,她就在一旁盯着学。一段时间下来,沈吾娟基本掌握了炒茶技术。
     1986年,沈吾娟顶职成为国营林场的正式职工。“梦想照亮了现实”,沈吾娟开始了正式与茶为伴、以茶为业的职业生涯。
     1998年,国营林场改制,实行生产经营承包责任制。揣着美好梦想的沈吾娟,做了一个让很多男同事都瞠目的大胆决定——她毅然带头承包了云门寺、青山、南坞等茶园,从10多亩茶叶基地入手,开始了“茶二代”的创业生涯。从采茶、制茶到售茶,从茶园、车间到市场,沈吾娟全过程、全方位沉浸在茶的事业中。
     
     用心做茶:用手和脚开拓市场
     沈吾娟从小做事就喜欢较真,好胜心强。她经常利用休息和晚上时间学习、研究茶叶采摘、摊放、炒制整套加工技术。手工炒茶是非常辛苦的技术活,在200度左右锅温的茶锅中炒茶一天,双手就会长满血泡。每个茶季,沈吾娟都要没日没夜地干两个月。当时她承包的茶园在云门寺海拔600米的高山上,作业环境十分艰苦。为保证茶叶的鲜洁度,需及时将新鲜采摘的茶叶做成半成品。于是,她将山上寺庙的大殿当成了加工场。那时,山上没有电,更没有电炒锅。空荡荡的大殿、一个女人、一口烧柴锅,自己添柴火自己炒,这需要一种怎样的信念?摇曳的烛火,呼呼的山风,以及庙宇里黑乎乎的菩萨像,每天坚持炒茶到凌晨一、两点,这需要一种怎样的意志力?“那时心里只惦记着茶叶,也就不感到心慌了。”谈到那时那景,沈吾娟依然十分平静。
      作为茶二代的沈吾娟,虽然从小识茶、采茶、炒茶,但真正要做好一个茶场的“掌门人”,远非想象中那么容易。第一年,她就遇到了销售难题:没有品牌,没有客户,茶叶卖给谁?
     不服输的沈吾娟从父辈那儿领悟并形成自己的一个坚定的信念,那就是“用心”——用心想、用心做,全力以赴、全心全意!就这样,她选择了最原始,也是最辛苦的销售模式——上街设摊试尝、上门推销试品。茶叶采摘旺季,她租来一辆面包车,每天起早摸黑,提着一袋袋茶叶跑市场,奔波在当地单位、企业之间。渴了,喝几口瓶装水;饿了,啃几块饼干;累了,却没时间休息。当一些比较挑剔的客户撮起茶叶闻了又闻,放进嘴里嚼了又嚼时,沈吾娟始终是满脸笑意向客户介绍产品。
     在跑市场的过程中,沈吾娟清醒地意识到,在品牌制胜的时代,茶叶也要有个叫得响的名。2000年,她注册成立了杭州萧山云门寺生态茶场,创立了自己的茶叶品牌——五尊有机茶。
     正是凭着她的那股子韧劲,再加上“五尊有机茶”名字庄重,品质优良,沈吾娟硬是闯出了一条销售渠道。当年,她收获的两三百斤茶叶一销而光。2003年,云门寺生态茶场已经有了一大批区内外固定的客户群。
     
     做优品牌:制定三清茶生产标准
      
     2007年,乡镇集体企业转制,茶场又一次面临改革。沈吾娟响应戴村镇“整合资源,统一品牌”的号召,舍“五尊”而合“三清”,入股杭州萧山云石农业综合发展公司,执掌云石三清茶。2009年企业转制,新成立杭州三清品牌管理有限公司,沈吾娟任总经理,专门从事三清茶品牌建设和管理。
     沈吾娟深知,“创业难守业更难”。要确保“三清茶”品牌,保持“三清茶”长盛不衰的制胜法宝,只有重管理、拼质量、讲信誉。为了确保茶品品质稳定,她主持制定了“三清茶生产标准”(Q/HXY0001S、Q/HXY0002S),并确定了“三清茶”近似苛刻的“三不”标准,即:不达要求不出锅,不达精品不罢手,不达标准不出厂。三清茶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加工的每道工艺,她都要严格把关,每批货都亲自验收,绝不容有半点瑕疵。有一次,她在品鉴一批刚产出的茶品汤汁时,品出一点点的苦涩味,直接断定是摊青这道工序出了问题。一查确实是摊青时间不足,那批茶即被搁置不再出售。正是有这样一位“懂茶”的掌门人在,炒茶师傅不敢懈怠,确保每一锅茶的品质。
     为了追求三清茶“形美、色绿、香郁、味醇”的高境界,沈吾娟定制研发了“地种管采,摊炒辉精,检包售藏”十二字秘诀,使三清茶进入了高端化、精品化、系列化进程,2020年获得“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奖赛”金奖。
     
     创新思路:积极探索“茶园+观光”模式
      
     2018年,三清茶炒制技艺被列入第四批萧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。2020年,沈吾娟被认定为三清茶炒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,三清茶厂也成为了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。2022年6月,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授予三清茶炒制技艺“萧山区非遗工坊”牌匾。匠心传承,沈吾娟又多了一项公益性工作——做好三清茶炒制技艺的传、帮、带。
     然而,年轻时的忘我工作,给沈吾娟留下了不少病患。但只要工作需要,她总是克服身上关节痛等疾病的影响,每年在培训班上亲自讲述并操作手工炒茶技术,传授三清茶保持“三清”品质的诀窍。
     
     如今,沈吾娟的茶园已发展到了1000多亩,有三大茶叶基地,年产茶叶6000公斤,成为了目前萧山区规模最大的茶叶种植基地。年近60的沈吾娟在带好接班人、传承人的基础上,仍精行于三清茶产业的发展上。整合云石当地高山茶资源,研发开拓高端精致三清茶系列产品,满足市场不同的消费需求;将茶场建设与发展和当地“美丽乡村”、“运动小镇”的打造结合起来,积极探索“茶园+观光”模式,发挥景区新茶园的优势,构建一个观赏型的“五彩创意茶园”,吸引更多的城里人到云石来品茶、赏花、健身、休闲等户外体验活动;在申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,她还计划结合三清茶历史文化典故,研发文创产品,不断提升茶庄园的文化品位和附加值,打造“茶文旅结合”新业态,让更多人喝到“清香、清醇、清澈”的三清茶。
     
    

 

Copyright ©三清茶网 all rights reserved.
建议使用 1024*768 分辨率,IE6.0以上浏览器浏览本站以达到最佳效果 | 网站备案号 浙ICP备09004705号-1
清香、清澈、清醇的好茶——云石三清茶 杭州萧山云门寺生态茶场 总经销 销售电话:0571-8225877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