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届中国·杭州萧山三清茶文化节 戴村召开生态旅游发展研讨会

戴村召开生态旅游发展研讨会 赵麟溢 摄

戴村镇党委书记陈仲华讲话 赵麟溢 摄

萧山区旅游局局长赵莉讲话 赵麟溢 摄

戴村镇镇长汤卫讲话 赵麟溢 摄

杭州市旅委规划发展处处长赵弘中作专题讲座 赵麟溢 摄

浙江工商大学教授王国新作专题讲座 赵麟溢 摄

中球冠集团董事长任文达讲话 赵麟溢 摄

研讨会现场 赵麟溢 摄

与会人员向专家提问有关旅游发展问题 赵麟溢 摄

领导与专家现场交流 赵麟溢 摄
4月4日下午的戴村镇,虽然春雨淅沥,但镇里的许多农民,早早地骑着摩托车,赶往镇政府五楼会议室,在这里,他们要向参加“戴村生态旅游发展研讨会”的领导专家寻求助力发展的金玉良言。
“我上午看完‘生态戴村’品牌文化艺术总团的演出后,没吃饭就过来了,学习生态旅游知识,一定要坐在前排听专家讲!”坐在会议室最前排的戴村镇沈村村的王张为老人说,显然,老人很满意自己选择的座位。
来讲课的专家领导有市旅委规划发展处处长赵弘中、浙江工商大学教授王国新、区旅游局局长赵莉、戴村镇党委书记陈仲华、戴村镇镇长汤卫、戴村镇工业副镇长韩建庆、中球冠集团董事长任文达,他们当然不会辜负听众们的一番热情,不管是专题讲座还是专家讨论,领导专家们从“生态旅游”发展史讲到戴村生态旅游地理和人文优势,从国内外知名景点的成功案例讲到戴村如何规划发展生态旅游,一场关于生态旅游发展的科学研讨大会,一场助力戴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激情讨论迅速展开。
市旅委规划发展处处长 赵弘中
家长里短也是风景 大力发展运动休闲
搞好生态旅游,不是说简单地利用当地的山水资源,如一些地方先在生态环境好的地方建旅游景点,再把周围的居民迁出景区。因为这样,旅游景点就失去了“活的文化”,失去了人文内涵。生态旅游,一定要与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,当地的风土人情、社区生活、家长里短,对于游客来说,其实也是一种风景,而且是游客最希望看到的本土风情。
另外,戴村拥有省级石牛山森林公园和省级云石生态旅游示范区,群山起伏,峡谷幽深,林木郁葱,响天竹风,是运动休闲的理想场地,戴村可以考虑举办自行车盘山比赛、自驾车比赛基地以及野营基地,打出生态旅游的“运动休闲”特色品牌。
只带走照片 只留下脚印
生态旅游区的管理对乡镇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以前的政府只需要考虑如何招商引资、发展工业,如何建设农业配套设施。现在,建设生态旅游区,政府部门一定要做好规划,旅游标示系统的规范,旅游环境的整治等等都是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,旅游管理一定要做到让游客“只带走照片,只留下脚印”,做到旅游收入越多,生态环境越好!
人工建筑一定要“谦虚”
生态旅游区的建设很重要,但是建筑与自然的和谐更重要,景区的人工建筑一定要“谦虚”,比如房顶不要高过树冠,屋顶不要遮挡山脊,山脊树林不要破环,这样的话,远远望去,山上树木郁郁葱葱,山下村屋炊烟缭绕,自然生态的环境效应也就数倍放大。
浙江工商大学教授 王国新
谨防“鞭炮欢迎、棒打出门”
发展生态旅游,以前出现过一些误区,比如说一些开发商、投资商往往只注重自身利益,忽视或者根本无视当地居民的利益,造成当地居民与开发商、投资商对立,与政府部门对立,甚至有些地方还出现过来开发时鞭炮欢迎,开发后棒打出门的案例。因此,生态旅游的效益一定要顾及当地居民的利益诉求,既让百姓献智献力,参与建设,又让百姓享利益、得实惠。
“你也是一个景点”
生态旅游不仅仅是欣赏景点,旅游文化、服务理念也是衡量生态旅游水准高低的重要内容。简单的热情好客不再适应旅游服务发展的脚步,过度注重经济效益更会适得其反,当地居民一定要接受旅游服务理念的培训,因为从建设生态戴村的那一天开始,你就是戴村景区的一部分,你也是一个景点。
戴村镇镇长 汤卫
旅游开发到哪里 新农村建设推进到哪里
旅游开发是新农村建设千载难逢的机遇,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开发两者必须同步发展,同结硕果。规划中须整体搬迁的村庄,新址要设在生态良好、交通便捷的地块,规划涉及是一流的。建成后,无论是生态环境、建筑格调、房屋质量和配套设施,都应具有新农村示范性质。对只涉及部分农村户搬迁的,也要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进行安置,避免插花式安置。始终切实坚持旅游开发到哪里,新农村建设推进到哪里的原则。